首页 > 廉政媒体 > 廉政文化

清风义安·佳话传廉丨郑选防洪捐英躯


2023-11-01 16:02 来源:义安区纪检监察网  

郑选(?一1588),字时贤,明代江西浮梁(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)人。万历四年(1576),参加乡试考中举人。万历十六年(1588),任职铜陵县令,数月之后因操劳过度病故在任上。

郑选任职铜陵县令时,以清廉著称,志书记载其“宰政清廉”。铜陵地小役繁,一朝收成不好,就会无力完成供税任务,而赋税的主要支出源自圩田。仁丰圩一带由于襟江带湖,常常闹水患,致使圩田无法耕种,加之长江在仁丰圩这一段经常决堤,百姓常常遭受水患。郑选仔细考察仁丰圩地形地貌,深入了解历年水况,多次请教当地老人治水经验,依此制定出治理方案。工程实施时,他日夜上堤督查和巡视,还亲自参加劳动,鼓舞士气。一些家庭因上堤而出现生计困难,他便用自己官俸资助他们。就在仁丰圩工程快要完工时,突遇长江大汛,县内很多圩坝告急,郑选决定搬到圩堤上住,每天巡察一遍百余里江堤,指挥抢险救急。

经过数月努力,仁丰圩工程完成,整个铜陵境内的长江堤坝“大防垣拱(形成拱卫态势),小防星罗(星罗棋布)”发挥了很好的防护作用,使得全县百姓安全渡过了汛期。在汛期所实施的“蓄洪有宜,启闭有制”等制度,也收到了预期效果,全县出现了“绿畴弥望”“废壤化为膏腴”的茂盛景象,百姓从圩坝修建中得到益处。从冬到春、春到夏,郑选连续数月操劳,积劳成疾,最终英年早逝。铜陵百姓闻讯纷纷前去吊唁,哭声恸天。

郑选虽为铜陵县令仅数月,但他为民谋利,最后将生命奉献给铜陵。铜陵百姓为了纪念郑选,将仁丰圩命名为“郑公圩”,赞颂他能继承先祖郑浑“以民为本”的从政品德。(区委史志办 供稿)

 

直播安徽纪检

全省新闻热点

专题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