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宾(生卒年不详),河南洛阳人。永乐十六年(1418)由静海县儒学教谕升任到朝廷,先后任职礼科、兵科、吏科给事中。洪熙元年(1425),改任铜陵知县,因百姓请求而任职知县共三任。正统二年(1437)因为任期届满、政绩考核优等,升为池州府同知,又继续兼理铜陵县事三年。 商宾是由京官直接被“下放”到铜陵为官的,在他刚上任之时,看到县学简陋且破败不堪,便慨然长叹:“学校乃治化之本,而颓凌如此,岂非长民之责哉?”于是,他立下目标,在自己任职期间,重建县学,培养英才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,他足足奋斗了九年之久。
第一个任期,他了解到民力维艰,根本无法改建学舍,就把精力完全放在提振民生上,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,经过三年的努力,百姓安居乐业。这期间,他对破旧的学舍进行支柱加固、屋顶翻修等简单维护,确保校舍的安全和学生的正常授课。任期届满时,百姓纷纷请求他留下,于是他继续留任。 第二个任期,他更加勤勉努力,进一步除弊、兴利、惠民,针对铜陵山区、圩区、洲区的不同特点,扩大生产、平均徭役,促进互助互帮,同时以德化民、改进民风,百姓之间诚信友爱。经过三年的努力,县衙竟然没有一件需受理的诉讼官司。转眼间已经是宣德七年(1432),他的第二个任期已满,而新修县学的想法还没有实现,他索性自己向上级申请留任,以便继续实施县学重修计划。他在全社会广泛动员重修学堂,带头捐出自己的薪俸,百姓和士绅们都纷纷效仿、出资捐款,全县上下全力以赴,终于开始了县学的修建。不到一年的时间,便使学堂建设大功告成。 新的县学正式运行后不久,他升任池州府知府的副职同知,可是铜陵民众依然舍不得他走,于是朝廷让他在池州府同知的位子上继续代理铜陵县衙的事务。任职期满,当处理铜陵政务长达十二年之久的商宾离开时,铜陵百姓夹道欢送、恋恋难舍,后百姓又在本县名宦祠中摆放他的牌位进行拜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