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义安区以项目化管理、精准化整治、清单化销号“三化”为抓手,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、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、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“微腐败”问题、统计造假问题等四个方面22个项目扎实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,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专项整治期间共查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67个,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。各项目牵头单位周密制定计划、细化整治任务、强化工作举措、狠抓工作落实,取得了一系列的民生成果,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安全感。 一、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区教体局建立“一对一”关爱帮扶机制,对因残障、疾病及经济困难等原因失学的21名学生,详细制定方案,已复学学生8人。区卫健委持续组织开展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暗访活动,并聘请10名行风监督专员,为暗访活动提供有力保障;区住建局超额完成危房改造任务,针对分散供养五保户、低保户、贫困残疾人家庭三类重点对象,排查危房164户,新建修缮加固164户,完工164户,拨付资金155.2万元,做到危房改造全覆盖;区扶贫办强化项目调度,建立周报机制,大力整治汤沟镇老街,帮助脱贫致富;区财政局推行扶贫资金和惠民惠农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,着力解决惠民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、“审而不核”“监而不管”,以及贪污侵占、雁过拨毛、虚报冒领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。 二、聚焦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,共出动执法人1850人次、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185户次,重点发现和解决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排查、保健食品、校园食品安全3个方面问题,保障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;区教体局多措并举,通过为教师减负松绑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、全面实施阳光分班等有效措施,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;区卫健委严格落实医疗服务收费清单制、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、医生不当处方公示点评制度,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监管方式,逐步建立“合理检查、合理用药、合理治疗”的诊疗规范;区生态环境分局聚焦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,实行区领导联系包片制度,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并实行风险保证金制度,建立区直部门包保乡镇园区制度和督促检查工作机制,有效防治大气污染。 三、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“微腐败”问题 区公安分局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,依托网络平台建立案件办理情况周通报机制和全程监督机制,持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质效和执法公信力;区住建局强化液化气行业管理,设立准入门槛,合理布局换气点,方便农村居民就近便利换气;区发改委强化农网升级改造配电网工程管理,新建改造10千伏农网项目37个,开工建设19个,竣工7个,完成年度投资2000余万元;区交通局利用农村公路第三方质量巡查,对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违规招标、虚增虚报、偷工减料、侵占挪用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、督导落实、销号解决;区美丽办强化改厕质量管理,出台《铜陵市义安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验收办法(试行)》《铜陵市义安区农村改厕技术指南(试行)》,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推进“厕所革命;区民政局做好低保认定、动态管理、资格复审等全流程工作,坚持末端长期公示,实现“阳光操作”,有效杜绝“人情保”、“关系保”,着力保障特困群体救助供养公平公正,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》,着力解决村务公开不及时、不全面、不规范问题,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 四、聚焦统计造假问题 区统计局从源头数据抓起,积极筛查联网直报平台企业“一址多报”情况共39家,对代填代报的源头数据造假问题进行全面排查,进一步提高统计源头数据真实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