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切实做好我村秸秆禁烧及秸秆利用工作,请广大村民自觉做禁烧模范,如有故意焚烧者,将依法处置……”近日,义安区钟鸣镇的村民们总能在田间地头听到秸秆禁烧的宣传喇叭声。 据义安区钟鸣镇纪委书记吴昊介绍,在基层,每年都要开展秸秆禁烧、防溺水、森林防火等常规工作,以往大多采取悬挂横幅等原始的方式告知百姓,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,但一旦工作结束以后,它们大多数都变成了无法处理的‘横幅垃圾’,而且也造成了经济浪费,利用流动小喇叭等方式开展宣传,不仅可以重复利用,避免经济浪费,还能走街串巷、流动播报,更加接地气,让群众入耳入心。 今年以来,义安区纪委监委为了整治这种“宣传标语多、展示牌多”等基层反映最强烈的“多”的问题,按照“严规矩、强监督、转作风”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部署,与区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,以“告别横幅浪费”为切入点,开展专项行动,向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开刀,要求党员干部多在实绩实效上下功夫,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。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,该区要求将内外观破损、内容陈旧等影响形象的横幅标语予以拆除;对内容重复的进行删减;对不符合宣传标准规范的一律取消,鼓励干部群众利用网络、电子屏幕、小喇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,将宣传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。同时,还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多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开展调研,多下基层,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。这一举措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点赞。 钟鸣镇金山村书记江兴福说道:“以往,村里就光横幅标语一年都需要花费近万元,而且这些横幅大多数都不能二次利用,无形中加重了村里的经济负担。今年,镇政府鼓励我们采取‘电动车加小喇叭’的方式开展宣传,村干部既是宣传员,又是监督员,村里每一处都能跑到,一个都不会漏,这样既省钱,宣传效果也大大提升。” “自‘严强转’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我们明确规定不得将设置宣传标语、展板等事项纳入考核或提出硬性要求,要更加注重采取通俗易懂、群众喜闻乐见的适当方式开展宣传,这样既降低了基层的经济成本,提升了宣传实效,又让我们的干部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,全力办好群众关心、盼望的事,切实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。”义安区纪委副书记、监委副主任叶成姣表示。 |